虫虫书屋 - 科幻小说 - 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在线阅读 - 第208章 全村的希望

第208章 全村的希望

    江城距离省城不远,也就一百多公里出头。

    选择这个地方来“点亮太阳”,除了它是个不大不小的卫星城之外,主要还是距几個重要的重机生产单位的距离比较近。

    比亚迪缓缓驶出收费站,随后驶上大件路。

    大件路修得十分宽敞,没有隔离栏绿化带什么的,更没有乱七八糟的收费站,限高杆之类,总之就是一马平川,能跑飞机。

    以至于不少人以为大件路只是为了区别高速公路的一种特殊称呼,但实际上它是专门用来运输“大件”的一条路。

    什么是大件?超限超重的设备那些设备就叫大件。

    譬如大型火力发电机的转子,定子,座环,水箱以及高压电气设备等等——运输的时候,直接要交警开道的那种。

    不多时,伊塔的声音响起:“糟糕,前面堵车了。”

    何沫早已经懒洋洋地靠在了驾驶位上,乐道:“这几天老在运大件,当然要堵了,话说不是你不是能看天网吗?”

    “可是我也不知道有一辆小车敢和大件运输车抢道呀。”

    何沫闻言一怔,随即坐起身,眼神也严肃了几分:“出车祸了么?能调画面吗?”

    她话音落下,伊塔便将前面一个路边天网摄像头的画面调到了中控屏上。

    之间一辆小车直接刹停在了路中央偏左的位置,边上还有一辆警车。

    警车的身后不远处,便是一辆已经停下来的巨型平板车,上面一坨庞然大物用帆布盖得结结实实。

    看模样,前面那小车似乎是被警车直接撞过去的。

    “什么情况?”叶铭也从后座望来。

    何沫微盯着监控微皱眉:“这好像是运的聚变堆?还是发电机?”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叶铭看了一眼:“应该是聚变环流器。”

    聚变环流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型“微波炉”——用它来加热等离子体到上亿度的高温,从而引发聚变反应。

    何沫便骂了一声:“这人是喝了假酒吧?这要撞上来,牢底坐穿都不够他赔的。”

    这时前方车辆彻底停了下来,伊塔也开始减速,旁边一辆本田见他们的车开得缓慢,想从旁边插队,却不料伊塔直接加了点电,将车刹在了三米左右。

    叶铭在后排,明显地听到了旁边司机的一声“我靠”。

    何沫回头,与他相视一笑。

    前方虽然发生了碰撞,但由于是交警撞的……所以处理起来很快,江城那边开来了两辆拖车和三辆警车,直接把两个车拖走,随后三辆警车在运输车四周呈品字形开道。

    汽车重新动起来的时候,换成了何沫驾驶。

    而当她跟随着运输车辆下到前往课题组基地的省道时,一辆警用摩托直接靠了上来。

    ……

    半小时后,比亚迪通过层层检查,驶入了一个大型工地。

    工地上,板房随处可见,除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已经完工之外,其余的建筑主体都正在施工阶段。

    工地被高高的围墙围着,每个一段距离便有一名岗哨。

    叶铭下车,与早已等候多时的几位教授前往楼房。

    “听说你们刚才被堵在路上了?”西交的常文道教授边走边笑问道。

    “嗯,跟着换流器过来的。”叶铭看着之前那辆载着换流器的卡车就停在门口,笑着点头:“还看到有人差点撞上这宝贝疙瘩。”

    “哈哈,我们也听到也吓了一跳,已经建议二重他们下次运输的时候直接军车开道了。”

    “军车不至于吧?”

    “嘿,你是不知道,这边已经抓了好几拨人了,不然你以为拉了一支部队过来是为了当监工啊。”

    在办公室稍稍休息了会,众人便齐聚会议室开了个简单的总结会,随后一群人便亲自上阵,对已经抵达的设备进行测量和检查。

    叶铭本不好意思闲着,不过这边来干活的硕士博士多如牛毛,他作为首席设计师,再加上脑中有超算,又把机器人带在了身边——相当于随身还带着艾塔这个超算,是以就承担了计算的活儿。

    省去了计算和等待数据的麻烦,检验工作进行得很快,只用了两天,课题组便完成了对聚变堆的设备验收。

    三天后,随着主聚变腔被安全地送进大楼,叶铭和国核的罗总工一同剪断了红绳。

    ……

    “叶铭,你来。”

    在掌声中,罗总工做了个请的动作。

    随后,临时充当司仪小姐的何沫便将一个铺着红绸布的盘子端到叶铭的面前。

    叶铭也不拒绝,随即拿起绸布上的一枚灯泡大小的晶体走向聚变腔。

    这枚晶体,蕴含着他的叶氏方程和叶氏极限,以及叶镝。

    不管从哪方面,都理应由他来第一个来。

    主聚变腔是一个直径为十米的巨型环,在经典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它完全由超导磁场来进行约束,因此能耗极高,而且约束也极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可控核聚变搞了几十年,但持续时间依旧以秒为单位的原因。

    而利用约束阱后,第一个“吃螃蟹”的MIT聚变堆一来就持续了15分钟不说,Q值也直接升到了4.0以上。

    虽然随后便被叶铭在发布会上直接预测了失败,但不可否认,MIT的这一步确确实实是走出来了,且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以至于,在过去几个月,霓国、欧洲纷纷传来喜讯,不断地刷新着Q值和持续时间。

    目前的最高记录是欧洲的原子能中心的原托卡马克堆,在利用了叶镝材料后,持续时间维持了2小时,Q值也达到了6.5以上。

    只不过由于他们是站在叶铭的立论和MIT的实践这些“巨人”肩膀上,这些消息已经不再那么“振奋人心”。

    国内要建聚变堆,甚至还是商业堆的消息,早就在去年工地动工的那一刻便传遍了世界。

    而课题组和合作单位之所以要加班加点,也颇有“全村的希望”的使命感。

    因为国内其他聚变课题组都已经进入了实质上的暂停阶段。

    大家都在等待着这边出数据,出结果。

    在众人的殷切眼神中,叶铭深深地吸了口气,大步上前。

    随后,他将这第一枚晶体嵌入主反应腔外的插槽。

    天衣无缝。三分糊涂的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