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书屋 - 历史小说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科技(1)

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科技(1)

    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崇祯皇帝可谓到了痴迷程度,不管是解决大明内忧,还是除掉大明外患,唯有促成生产力的攀升,才能确保所抢出的时间,能发挥到最大成效。

    恰恰是基于这等前提,使得崇祯皇帝的主要精力,多数都集中在他所谋划的部署上,反倒对朝堂的掌控,只是确保诸派相互制衡,相互牵制,不至于眼睛被蒙蔽,耳朵被堵上,毕竟当前所处境遇,实属来之不易。

    西山。

    “从武备院研制出初代的燧发枪,朕就一直在耐心等待,射程更远、精准更高的线膛燧发枪。”

    崇祯皇帝拿着一杆火枪,爱不释手的说道:“为此不管武备院这边,向内帑申请怎样的研制额度,朕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诸卿,你们果真没让朕失望,过去所调拨的粮饷,都是值得的,现在朕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毕懋康、宋应星、焦勖等武备院诸臣,无不是面露笑意,垂着的双手紧握着,眉宇间所流露出的兴奋,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

    没错。

    从崇祯二年末武备院特设,截止到此时此刻,崇祯皇帝所砸进的银子,都是以百万两来计算的。

    作为大明的聚集科研人才,最为密集的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武备院终迎来初阶的井喷时刻。

    “线膛燧发枪的顺利研制,离不开山陕战场、辽东战场所反馈的火器调查。”毕懋康强压激动,上前作揖道。

    “武备院通过大批的数据比对,试验考察,从中总结出不少有用数值,这对铳管所需钢材的精进,提供了有利支持。

    而以军器局、兵仗局为首的军工产业,落实半机械、半手工的流水作业,以较强的生产所需,带动京畿治下的冶炼产业,为批量生产特种钢材,亦提供了有利保障。”

    “是啊。”

    拿着线膛燧发枪的崇祯皇帝,迎着毕懋康的注视,感慨道:“某类火器、火炮的成功研制,背后必然代表着较多领域的提升,唯有夯筑这等基础,那在做相应研制时,才能确保研制品的顺利出现。

    如果没有军工产业的发展,那新兴的车床领域,岂会有这等改变,倘若武备院这边,没能精进车床领域,细分研制出旋刀车床,想用最小的损耗,多人配合之下,在铳管内刻画阴膛线,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科技领域的提升,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言,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住阵脚的向前迈进,每一步都必须要走实,才能确保每个阶段能逐步突破。

    想在科技领域拔苗助长,那最终造成的代价,就是后劲不足,继而诱发出相应的隐患和矛盾。

    崇祯皇帝作为穿越众,具备超越该时代的眼界,所以比谁都要清楚,火器领域的层层壁垒,究竟是什么。

    像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技术壁垒就是火铳本身能否燧发,看似很简单的一步,可想要实现该步突破,就必须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一次次试验校准,继而寻找到最合适的材质,最合适的结构,才能确保燧发枪的性能,远远碾压火绳枪。

    能够攀升到这一层面,那批量列装燧发枪的军队,就能大大提升射击频率,有组织的形成射击屏障,继而在战场上击败强敌。

    唯有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真正明确燧发枪的生产工艺,做到标准化流水生产工艺,才具备从燧发枪,向线膛燧发枪的研制基础。

    毕竟想在铳管上刻画膛线,需要更先进的特制钢材,熟练的生产工艺,相配套的刻画膛线的辅助工具等等。

    这每一步技术壁垒的突破,必然需要大量的银子,大量的人工,大量的耗材,来一次次的沉淀才行。

    这便是科技攀升的沉没成本。

    “都是陛下的英明指导,才有武备院今日的突破。”

    宋应星忍着身体的抖动,拱手作揖道:“如果没有过去较长时间,所砸下去的沉没成本积累,不说别的领域怎样,单单是火器这一领域,臣等是断然解决不了,从前膛燧发枪,到后膛燧发枪的改变。

    底凹弹的高成本研制,解决了前膛燧发枪装填过慢的问题,解决了火器本身气密性不足的先天不足。

    这给武备院后续研制品质更强、水准更强的后装线膛燧发枪,可谓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啊。”

    毕懋康、焦勖等武备院诸臣,听到宋应星所讲后,那一个个是难掩激动,相互间看了起来。

    此次崇祯皇帝摆驾西山,来到武备院视察,就是武备院的所定几项研制领域,都取得相应的成果。

    随驾的王承恩、方正化、刘文炳等一众太监和勋戚,见到毕懋康、宋应星、焦勖他们,表现得这般激动和兴奋,一个个无不露出疑惑的神情。

    “拿底凹弹来,朕要试试线膛燧发枪的威力。”

    “陛下不可。”

    见崇祯皇帝单手持火枪,伸手索要底凹弹,宋应星他们却上前劝谏,而王承恩、方正化他们,也都纷纷上前劝谏。

    真是够麻烦的。

    见到眼前这一幕,崇祯皇帝心里暗叹起来,就算火器领域得到提升,可自己的特殊身份,也使得身边人不愿冒险。

    “方正化,你来替朕试试此枪的威力。”

    “奴婢遵旨。”

    崇祯皇帝举起线膛燧发枪,对方正化说道,这让方正化忙上前应道,遂恭敬的接过天子所递火枪。

    毕懋康此时走上前,对方正化进行指导,焦勖拿着几枚底凹弹,递到方正化的面前,按照毕懋康的知道,方正化遂cao作起来。

    相较于前膛燧发枪,所装填的繁琐步骤,这后装线膛燧发枪的装填步骤,简化的不止一星半点。

    方正化是精通火器的,忍着内心的惊疑,在装填好所持火枪后,便在众人的注视下,快步朝前走去,此时宋应星却指挥着几名武备院的人,在50米,100米,150米,200米等处,分别竖立起木耙,以供方正化射击所需。

    随着汤若望这批传教士的加入,像阿拉伯数字、米、厘米等新式度量单位,已在武备院这边普及,并贯彻落实到西山所筹军工产业,这推动的统一标准,给研制、生产等领域,都提供不小的助力。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