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书屋 - 历史小说 - 回到大梁做昏君在线阅读 - 第670章 文官比世家难解决

第670章 文官比世家难解决

    老朱想了一下,就道:“刘文长不是弹劾他们讨好张野么,让他们上书解释一下是不是真的巴结张野,要为自己的弟子亲人谋取好处,我朝官职岂是他们决定的?”

    王忠厚连忙让人去通知那些文官。回头和朱佑德道:“陛下这事情当可利用一番!”

    “说说?”

    王忠厚道:“这些人无非是反对陛下的政令,如今刘文长上奏,这便是刀子,若是再不从陛下政令,当可拿人。”

    老朱道:“有点不讲道理啊!”

    王忠厚心说,你现在装什么,你明明就是这么打算的只是不好意思说!

    我这也不过是说了你想说的话而已。

    老朱点头道:“只是刘文长一人上书弹劾那些人不够,还需要别人越多越好!”

    “那就要等崔礼大人等世家官员来才好!”

    就现在在杭州的那些文官肯定不会愿意帮老朱搞事情的。不过崔礼那些世家的官员就未必了。

    老朱点点头,也没多说,到了公主府,张野等人都出来拜见,老朱见了一下,就让其他的人去忙了,留下了刘长文。

    “你的奏折朕看了,有点意思,但是不够啊!”

    刘文长顿时明白:“愿意为陛下效力的人大有人在,陛下何必着急!”

    “政令不通,国家之害也!”

    刘文长道:“一群腐儒岂能挡陛下雄心?这些鼠目寸光之辈不足提。”

    “卿还需努力!”

    刘文长看着老朱沉默了一下,皇帝你这么着急让我动手好意思么。

    我可不想成为文官的靶子。

    那些文官是不足惧,但是何青峰那些人就不一样了。

    偶尔欺负一下那些文官是没关系,但是盯着他们干,岂不是成了皇帝的走狗,何青峰那些人盯上自己怎么办?

    他刘文长一辈子潇洒不羁,给皇帝出注意可以,但给皇帝挡挡箭牌,那是不行的。

    刘文长装没听懂,老朱就看着这个死老头,“卿……”

    “陛下,今日天气当真是好!”

    “……”

    “陛下,可要见一下新娘子,老夫已经见过了,当真是南国佳丽,你可心疼!”

    “……”

    卧槽!

    老朱都忍不住想骂娘了,你和我装死呐,让你和那些文官开火你怕什么?

    老朱让王忠厚关上门,看着刘文长道:“卿都已经上奏了,这时候躲什么?”

    看来不说是不行了。

    刘文长就道:“陛下,臣不是怕那些人,可臣毕竟岁数不小了,家中还有子孙,也是要为子孙考虑一二的!”

    我可以不当人,可子孙怎么办。

    万一你和那些斗输了怎么办?

    文官和皇帝政斗,基本上都是皇帝输的皇帝再厉害也不能犯众怒啊。

    何况文官阴柔,很容易暂时退让然后暗戳戳的等待机会再来。

    他们能用一辈子和皇帝不对付。

    文官势力就和狗皮膏药一样,相当的不好对付,要是下手狠了,还能撕下一块rou来。

    朱佑德无语的看着刘文长:“朕还能不庇护卿的子孙么?”

    “陛下何必让臣说的那么明白呐,陛下其实是知道的,文官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天下的官员,天下的学子,前仆后继源源不断,皇朝可断,文官不绝啊,天下读书人都是文官的后盾!”

    刘文长道:“陛下政令触碰读书人的核心利益,他们便是暂时妥协,等陛下大行,也一定会废了陛下的政令,千百年来无不如此!”

    “陛下……你还真的斗不过这等势力,统一天下只要我朝军力强盛便可以了,可治理国家就不一样了,文官早就一体,远比世家难以对付!”

    “臣是为了陛下好,陛下这一步走的太快了!”

    刘文长苦笑道:“臣若非上了年纪,岂能帮陛下?臣现在是对官职无所求了,若还是年富力强时候,岂能同意陛下的政令,从军几年对于官员来说是浪费时间,天下官职就那么一些,从军回来,还能有自己的位置么?一个萝卜一个坑,陛下岂能不懂!”

    老朱道:“百姓也是需要有出路的,官员也不能一直霸占了官职不放吧!”

    “陛下,可历代王朝斗是如此啊,一旦为官终身便是官员!”

    当官了就要干到死!

    老朱想了一下:“卿,朕有一想法,不如我朝规定,官员六十而退!”

    刘文长看着老朱道:“陛下,臣都快八十了!”

    那岂不是自己要退休!

    老朱也是无语了,妈蛋,你们这些文人真是又贪心又怕死,什么好处都想要,碰都碰不得么?

    老朱就很无语,大梁的文官真垃圾!

    朝廷的制度就是这些文官制定,这制度对于文官自然是最好的,处处漏洞。

    老朱道:“罢了那等以后再说,不过政令已经下了,百姓都知道,总不能让朕食言而肥,卿觉得让如何让政令通行人心呐?”

    “陛下何必为难臣呐,臣要是真有办法还不说给陛下知道,日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老朱握握拳头,好想打人啊,不能让自己的政令形成全民的共识,这种政令就不会长久。

    只有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并且愿意执行,百姓也相信政令的有效,如此政令才能深入人心,同行天下。

    如此文官就阻拦不了。

    老朱是没办法,大梁的文官不当人啊,便是如比较开明的何青峰等人,也不是全盘能接受他的想法。

    刘文长担心身后事,老朱倒也不生气。

    “果无办法?”

    “陛下,这等事情老臣是真不知道怎么办?”

    刘文长见老朱不爽就道:“陛下也不用忧虑,臣给不了陛下办法,但科举在即,未必没有其他大才啊,陛下何必着急呐,那些着急出人头地的学子怕是比陛下更加着急!”

    老朱顿时就很尴尬,马上就要科举了,杭州现在来了不少的学子,他让王忠厚也去打听了一下,这些学子对于大梁政令的态度,结果很尴尬。

    参加科举的学子愿意科举,但是让他们当兵,一个个都表示不用想。m.zwWX.ORg

    甚至有些人明白的说,他们就是来体验一下科举,考得上考不上都不重要,考完了就回家,打死不当兵。只吃牛rou面的回到大梁做昏君